供應商考核是指持續(xù)不斷地對現有供應商保持監(jiān)督控制,看其是否能夠實現預期績效;
對新供應商進行甄別,看其潛力是否能達到公司未來發(fā)展所需水平的過程。
現有供應商是指已經通過了供應商甄別分析程序,并接受過至少一次訂貨的供應商。
1、考核目的
(1)掌握供應商的經營概況,確保其供應的產品質量符合企業(yè)的需要。
。2)了解供應商的能力和潛力,提供給外包管理部門選擇的依據。
。3)協(xié)助供應商改善質量,提高交貨能力。
2、考核范圍
(1)企業(yè)對現有的供應商實施考核及等級評定,并依等級的升降作為外包訂制及付款的依據。
(2)依供應商的要求,對提出申請的廠商重新進行等級鑒定。
。3)對試用供應商實施考核。當試用期結束并且其考核評分達到相應標準時,則其可以正式成為企業(yè)的供應商,并劃分其等級。
(4)當協(xié)作廠商交貨驗收不良率過高或對企業(yè)生產裝配造成重大問題時,經通知也未能有效改進,則予以重新考核評定等級。
3、考核評分體系的建立
供應商的評分體系是指對供應商的各種要求所達到的狀況進行計量評估的評分體系,同時也是為了綜合考核供應商的品質與能力的體系。
不同企業(yè)、不同行業(yè)的供應商的評分體系不盡相同。但通常都有交貨質量評分、配合狀況評分、供應商管理體系評分3個主項,再加一個可能的其他項目評分從而組成供應商評分總體架構。
1.不同項目評分時間和次數不同
在企業(yè)的實際運作過程中,設置不同的項目,則其評分時間和次數都不同。
2.權重設定
為了管理和運算方便,在總體評分架構上,一般都采用設定總分100分,各主項的權重(或稱為比重)用百分比來設定。至于如何配分,各公司可視具體情況自行決定。
。1)價格
根據市場同類材料最低價、最高價、平均價、自行估價,然后計算出一個較為標準、合理的價格。
。2)品質
① 批退率
根據某固定時間內(如一個月、一季度、半年、一年)的批退率來判定品質的好壞。
如:上半年某供應商交貨50批次,判退3批次,其批退率=3/50×100%=6%。批退率越高,表明其品質越差,得分越低。
、 平均合格率
根據每次交貨的合格率,再計算出某固定時間內合格率的平均值來判定品質的好壞。
如:1月份某供應商交貨3次,其合格率分別為90%、85%、95%,則其平均合格率=(90%+85%+95%)/3=90%。合格率越高,表明品質越好,得分越高。
、 總合格率
根據某固定時間內總的合格率來判定品質的好壞。
如:某供應商第一季度分5批,共交貨10000個,總合格數為9850個,則其合格率=9850/10000×100%=98.5%。合格率越高,表明品質越好,得分越高。
(3)交期交量
、 交貨率
交貨率越高,得分就越多。
、 逾期率
逾期率越高,得分越少;逾期越長,扣分越多;逾期造成停工待料,則要加重扣分。
。4)配合度(服務)
在配合度上,應配備適當的分數,服務越好,得分越多。將以上四項分數相加得出總分,作為最后考核評比分數,以此來考核供應商的績效。
4、實施績效考核
按企業(yè)制度規(guī)定的日期對供應商實施績效考核,在實施過程中最好制定一些標準的表格。
5、根據評選結果實施獎懲
依據考核的結果,給予供應商升級或降級的處分;并根據采購策略的考慮,對合格、優(yōu)良的供應商給予優(yōu)先議價、優(yōu)先承攬的獎勵,對不符合標準的供應商給予拒絕往來的處分。
獎懲方式通常應在供應商考核管理制度中規(guī)定下來,若以供應商分A、B、C、D、E等來論,則對其按等次來進行獎勵和懲處,獎勵和懲處的方式有多種多樣。
獎勵方式
A等供應商,可優(yōu)先取得交易機會;
A等供應商,可優(yōu)先支付貨款或縮短票期;
A等供應商,可獲得品質免檢或放寬檢驗;
對價格合理化及提案改善、品質管理及生技改善推行成果顯著者,另行獎勵。
A、B、C等供應商,可參加本公司舉辦的各項訓練與研習活動 A等供應商,年終可獲公司“優(yōu)秀供應商”獎勵。
懲處方式
凡因供應商品質不良或交期延誤而造成的損失,都由供應商負責賠償C等、D等供應商,應接受訂單減量、各項稽查及改善輔導措施。
E等供應商即予停止交易;
D等供應商三個月內未能達到C等以上供應商的標準,視同E等供應商,予以停止交易;
因上述原因停止交易的供應商,如欲恢復交易,需接受重新調查評核:并采用逐步加量的方式交易。
信譽不佳的供應商酌情作延期付款的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