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程國彭(鐘齡)《醫(yī)學心悟》論治病之方有: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①汗法:是以開豁股理,促使汗出,外逐寒邪的方法,用于外感病初期。痘疹初起及水腫瘡瘍初起階段,藥物多為辛味之品,如辛溫解表藥。②和法:是以和解的方法,祛邪扶正,用于病在表里之間,肝胃不和之癥。凡不宜于汗、吐、下法者,可循此法治之。③下法:用于胃腸疾患、燥屎、郁熱、水飲、蓄血、蟲積、痰滯等。因臨證不同,又有寒下、溫下、潤下或攻逐水飲等具體措施「見同條」。④消法:是以散解積滯的方法,緩消積滯痞塊,用于氣血痰濕郁結之癥及蟲積等。⑤吐法:是以催吐的方法使病邪或有毒、異物吐出,常用于痰涎里盛、食積停滯或中毒等病癥。此法現(xiàn)多以催吐藥或洗胃灌腸等術代之。⑥清法:是以寒涼藥物清熱瀉火的方法,用于里熱火盛,不須攻下的疾患。⑦濕法:是以溫里散寒藥物祛散寒邪、補助陽氣的方法,用于里寒證(參見“溫里劑”條)。⑧補法:是補益機體氣血陽陽的不足,以扶正固本(見“補益劑”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