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癬是由一種嗜脂酵母一圓形或卵圓形糠秕孢子菌所致的皮膚淺表慢性真菌感染,其皮損特征為點狀或小片狀淡褐色或灰白色鱗屑性斑疹。
臨床表現
1.夏季發(fā)病,冬季隱匿; 2.好發(fā)于胸背、腋下、面頸等汗腺豐富部位; 3.皮損為點狀或小片狀的淡褐色、灰白色細鱗屑斑。
診斷依據
1.冬隱夏發(fā); 2.好發(fā)于胸背等處; 3.典型皮損表現; 4.鱗屑直接鏡檢可見短桿狀菌絲和圓形孢子; 5.濾過紫外線燈檢查為黃褐色熒光。
治療原則
1.外用抗真菌制劑; 2.必要時內服系統(tǒng)抗真菌藥。
用藥原則
1.皮損面積較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 2.皮損廣泛而頑固者可考慮內服系統(tǒng)抗真菌藥。
輔助檢查
1.一般情況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如表現不典型需與白癜風、脂溢性皮炎等相鑒別時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B”。
療效評價
1.治愈:皮損消退,真菌直接鏡檢每周1次,連續(xù)2次陰性,濾過紫外線燈檢查陰性; 2.好轉:皮損部分消退,真菌直接鏡檢陰性或陽性,濾過紫外線燈檢查陰性或陽性; 3.未愈:皮損無改善,真菌直接鏡檢陽性,濾過紫外線燈檢查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