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是低等多細胞動物,行世代交替生殖,水母型通過有性生殖產生無性世代水螅型,水螅型通過橫裂生殖產生有性世代水母型。水螅型營固著生活,水母型營浮游生活。通常所說的海蜇即漁業(yè)上利用的個體,是指水母型成體。
海蜇是暖水性大型食用水母,主要產于中國沿海;日本西部、朝鮮南部也有小規(guī)模一產;前蘇聯(lián)遠東海區(qū)也曾有記錄。終生生活于近岸水域,尤其喜棲河口附近,分布區(qū)水深一般5—20米。對水溫適應范圍一般為16—30℃,最適18—24℃,致死水溫上限為35℃。對鹽度的適應范圍為10—32‰,最適14—20‰;致死鹽度下限為6‰。喜棲光照強度在2400lux以下的弱光照環(huán)境。
海蜇的運動主要靠內傘的環(huán)狀肌有節(jié)奏的舒張和收縮。環(huán)肌收縮時將傘體下腔的海水擠壓出去,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身體朝傘頂方向前進。成體海蜇的環(huán)肌每分鐘收縮50次左右,這種環(huán)肌的伸縮運動,從出生到死亡晝夜不斷。
海蜇系雌雄異體,秋季性成熟。生殖腺4個,呈折疊狀,位于生殖下穴內側的消循腔中,有膠膜相隔,不與外界直接相通。個體懷卵量數(shù)千萬粒,分批成熟排放。無生殖管,成熟的性產物直接彌散于消循腔中,經吸口排出體外。
海蜇螅狀幼體細長的觸手上生有許多刺細胞,刺細胞內含毒素,通過刺絲放射毒素可麻醉或殺死小型浮游動物,然后由觸手將所捕獲的餌料生物送入口中;觸手是螅狀幼體捕食器官。海蜇的碟狀幼體具有一個方形的口,在生長發(fā)育中,隨著口腕的形成,大約至傘徑20毫米時,口腕基部愈合,中央封閉。代之以在口腕和肩板的小觸指基部出現(xiàn)的許許多多吸口與外界相通。吸口很小,只能攝食浮游生物。吸口附近的觸指和絲狀附器上生有很多的刺細胞,形成強大的捕食系統(tǒng)。遼東灣海蜇的食物組成約40種,隸屬于硅藻類、原生動物、甲殼類、多毛類幼體、貝類幼體、及魚蝦貝類卵粒等幾大類群,但以小型甲殼類、纖毛蟲類和貝類幼體為主。餌料生物絕大多數(shù)小于1毫米。海蜇攝食活動晝夜不斷,一次飽食之后經3—4小時食物基本上被消化。食量很大,以鹵蟲無節(jié)幼體計算,傘徑230毫米個體的每日攝食量為290萬個。生長異常迅速,體重僅3毫克的碟狀幼體,經3個月的生長,可達10公斤以上,增重300多萬倍。最大個體達50公斤。
現(xiàn)海蜇的全人工育苗、海蜇親體的采捕和運輸蓄養(yǎng)、全人工親蜇的培育均已解決。我國從80年代起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就進行海蜇的人工育苗及天然海域的放流增殖工作,并取得顯著的成效,遼寧海洋水產研究所為研究海蜇生態(tài)學也曾采取全人工手段將碟狀幼體培養(yǎng)至性成熟的海蜇。海蜇親本的培育必須保持水質新鮮,一般每2天完全換水一次。培養(yǎng)水溫,傘徑100毫米以下個體時為18—20℃,大于100毫米時為20—24℃,但如果水溫超過28℃,則不利于海蜇生長,可采取增加換水次數(shù)和加大換水量來降低溫度,如溫度過低則也可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在幼蜇培養(yǎng)過程中,餌料以鹵蟲無節(jié)幼體為主;適當投喂其它小型浮游動物,有利于幼蜇的生長發(fā)育。
應該說海蜇的育苗技術及增殖方法均已較為成熟。在此之前人工進行海蜇的養(yǎng)殖較少,根據(jù)其生物學特點和對水質及環(huán)境的要求進行適當?shù)娜斯ゐB(yǎng)殖是可行的,例如北方的港塭養(yǎng)殖。
我國南(浙江)北(遼寧)是兩大海蜇重要產區(qū),海蜇性成熟期均始于8月下旬,生殖期可持續(xù)至10月上、中旬。性產物(卵或精)分批成熟,分批排放;同一批性產物的排放歷時數(shù)日。在一個生殖季節(jié),性產物有2—3次排放高峰期。
海蜇人工育苗的第一步是培育出螅狀幼體,人工繁殖螅狀幼體的時間是秋季(8月未至10月中旬),放流稚蜇或幼蜇的時間是第二年的夏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間相隔7—8個月時間,并有一個越冬期。因此,海蜇人工育苗的第二步是越冬管理,有室內越冬、自然海區(qū)越冬和土池越冬三種方式。海蜇人工育苗的第三步是螅狀幼體經橫裂生殖產生實質為幼水母的碟狀幼體體。螅狀幼體經越冬后,隨著水溫的上升,代謝加速,需相應增加投餌頻次和投餌量,并多換水,促進螅狀幼體個體最大限度地生長。碟狀幼體營浮游生活。初生碟狀幼體經1—2天攝食后,浮游能力增強,能在海洋中自由攝食與生長。一般是放流3—7日齡的碟狀幼體(傘徑5毫米左右)。放流時間應視海區(qū)水溫而定,以水溫上升至15—18℃時為好。選擇放流的地點,最重要的條件是該水域有豐富的浮游生物餌料;;最好是首先選擇曾經是海蜇豐產,而今資源已顯著減少的沿岸河口或內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