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雨期間的管理
對于養(yǎng)殖生產者來說,做好暴雨期間的管理工作極為重要:
1 、避免池外的雨水入池:要及時疏通排洪溝,保證不讓溝水入池。
2 、暴雨前保持一定的水位:從鹽度的整體變化上講,水位過低,池中水量就小,暴雨對池水的影響越大。
3 、開增氧機:通過增氧機的攪動,打破水體的水溫與鹽度分層現(xiàn)象,加速雨水的混入,使池表層水的水溫與鹽度變化幅度減到最低。
4 、排去部分上層水:在沒有增氧機的養(yǎng)殖池,如果沒有風力的作用,表層雨水很難融入到整個池中。這類池可以先提高池水位到溢洪高程,使過多的雨水排出池外(邊下雨邊排水)。
5 、要及時消毒:由于水環(huán)境的急變極易造成病害的發(fā)生,特別是高密度養(yǎng)蝦,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等常規(guī)藥或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新型消毒劑。如果造成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的養(yǎng)殖池,由于有的會產生毒性,或尸體分解后會產生氨氮、亞硝酸鹽等,還要增施沸石粉等底質改良劑,依照水質變化的程度來確定用量( 30~50 千克 / 畝沸石粉或 50~60 千克 / 畝左右的麥飯石)。并在消毒藥效消失后,加施 10 毫升 / 米 3 光合細菌或 EM 等微生物制劑來處理水質。
6 、體質要加強:飼料中可適當加 Vc 、免疫增強劑、微生態(tài)制劑或中草藥等以增強對蝦體質,并視對蝦活動情況,還可添加 PVP —碘等防止病害發(fā)生。
7 、加強巡池與觀察:一般雨后 1~2 天內容易暴發(fā)病害,因此,在養(yǎng)殖管理中要加強巡池,隨時對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進行分析、排查;對水質的變化、個別對蝦的死亡等都要認真觀察,尋其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出現(xiàn)較多不正常的死亡蝦,先要檢查水質,有無氨氮、亞硝酸鹽等偏高。對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的養(yǎng)殖池要特別注意,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二、暴雨對養(yǎng)殖水體的影響
暴雨后產生主要的變化有:
1 、鹽度的改變:對淡養(yǎng)殖方式一般鹽度較低,前期 2 ‰ ~5 ‰,中后期 0.5‰~2 ‰,海水蝦池鹽度一般都在 20 ‰以上,而暴雨后等于給蝦池注入純淡水,由于淡水較輕,在沒有外力(風、增氧機等)的作用下較難混合融入,主要停留在上表層,使蝦池在最表層鹽度瞬間下降較大,特別是海水池塘中下降幅度更大,從而造成水中藻相的變化,甚至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而對淡養(yǎng)殖方式一般鹽度較低,對于雨水混入后的鹽度變化沒有那么強烈,除非雨量較大。
2 、水溫的變化:一般來說暴雨的溫度比養(yǎng)殖池水的水溫低,夏季時兩者的溫差更甚。夏季時由于池水表層水溫最高,純淡水的暴雨由于比重較低,池水與雨水的混合主要先發(fā)生在上表層,也導致了表層池水溫度的急變,其幅度要看雨量的大小,如果中午時發(fā)生暴雨水表層的溫度變化更強烈,對浮游生物和水質等影響更大。
鹽度和水溫的改變直接影響到浮游生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特別是主要在上表層的浮游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強烈時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