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是向水庫投放鰱魚、鳙魚、草魚、青魚等魚種的黃金季節(jié)。但有不少養(yǎng)魚戶反映,在投放魚種2天~7天的時間內,會在水庫的水面上發(fā)現(xiàn)大批的死魚和游動的病魚,這些魚的皮膚失去光澤,體表黏液增多。根據(jù)上述癥狀,可以推斷魚患上了典型的“水土不服癥”。該病主要是由于水溫劇變、魚類皮膚神經末梢受到強烈刺激而引起內部器官功能失調造成的,其死亡率高達20%~60%,給漁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那么,怎樣預防該病的發(fā)生呢?
1.調好溫差。在水庫的庫灣處預先安置好網箱,當魚種池的水溫和水庫的水溫相差3℃以上時,就應該先逐漸調整溫差,待魚種適應水庫的水體環(huán)境后再將魚種放入水庫。其方法是向裝運魚種的水箱內逐漸加入庫水,待裝運魚種的水箱內的水溫接近水庫水溫時,再停留10分鐘~30分鐘,把魚種和水一起緩慢地倒入網箱內,讓魚種適應新的水體環(huán)境,在網箱內暫養(yǎng)120分鐘后即可讓魚種自由地游入水庫。
2.藥物預防。根據(jù)水庫的水溫常低于魚種池水溫的特點,可采用大蒜汁結合尿素的方法來預防魚種的“水土不服癥”,具有很好的效果,對魚種無任何副作用。每500千克水中加入1.3千克大蒜漿汁,待魚種裝入水箱后,每500千克水中再用棉布包2.5千克尿素,讓其沉入箱底,尿素慢慢溶解時吸收了水箱中水體的熱量而使魚種運輸箱里的水溫慢慢降低,有助于魚種適應更低的水溫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