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剌鱗鵝膏菌
發(fā)布日期:2007-09-06
核心提示:編號 PRB.0266 圖 例 中文學(xué)名 白剌鱗鵝膏菌 拉丁學(xué)名 Amanita echinocephala (Vitt.) Qul. 中文別名 剌頭毒?⒇荻旄?同物異名 圖 266 白剌鱗鵝膏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分類地位 傘菌目、鵝膏菌科、鵝膏菌屬 形態(tài)特征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白色。菌蓋直徑6-15cm,初
編號 |
PRB.0266 |
圖
例
|
|
中文學(xué)名 |
白剌鱗鵝膏菌 |
拉丁學(xué)名 |
Amanita echinocephala (Vitt.) Quél. |
中文別名 |
剌頭毒傘、剌鵝膏 |
同物異名 |
|
圖 266 白剌鱗鵝膏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
分類地位 |
傘菌目、鵝膏菌科、鵝膏菌屬 |
形態(tài)特征 |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白色。菌蓋直徑6-15cm,初期近球形,至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表面被白色剌錐狀或近角形鱗片,不易脫落,干燥、邊緣無條棱。菌肉白色。菌褶離生、不等長、寬、密。菌柄圓柱形,長8-15cm,粗1-2.5cm,向下漸粗,基部膨大,被絮狀或顆粒狀鱗片。菌環(huán)生柄之上部,易碎而脫落。菌托由數(shù)圈白色顆粒狀物組成。孢子印白色,孢子寬橢圓形,光滑,無色,7.5-9.5μm×7-8μm,糊性反應(yīng)。 |
生態(tài)習(xí)性 |
夏秋季在混交林中或林緣草地上單生或散生。 |
分布地區(qū) |
云南、廣東、福建等。 |
經(jīng)
濟(jì)
用
途
|
有毒。屬外生菌根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