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二区按摩片,亚州另类欧美综合一区,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dfn id="yldih"></dfn>
  • <ul id="yldih"><td id="yldih"></td></ul>

  • <dfn id="yldih"></dfn>
    1. <dfn id="yldih"></dfn>
      <ul id="yldih"></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先正達殺蟲劑庫龍50%乳油應用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8-25
      核心提示:在我國,目前已經登記在棉鈴蟲和水稻稻縱卷葉螟的防治上,由于該品種丙溴磷含量和純度高,并具有殺卵作用,在防治抗性棉鈴蟲和稻縱卷葉螟效果獨特,尤其在今年的第二代稻縱卷葉螟的防治上,在試驗示范區(qū)對照農藥防治效果都好,一些地方已經作為下一步防治稻縱卷葉螟的首選藥劑之一。
             在我國,目前已經登記在棉鈴蟲和水稻稻縱卷葉螟的防治上,由于該品種丙溴磷含量和純度高,并具有殺卵作用,在防治抗性棉鈴蟲和稻縱卷葉螟效果獨特,尤其在今年的第二代稻縱卷葉螟的防治上,在試驗示范區(qū)對照農藥防治效果都好,一些地方已經作為下一步防治稻縱卷葉螟的首選藥劑之一,F(xiàn)將該農藥的應用技術介紹如下:

      一、產品特點
       
        1、庫龍50%乳油含有兩個不對稱異構體,害蟲不易對其產生抗性。雖然國內已有企業(yè)在生產丙溴磷的農藥,但由于含雜質高影響防治效果,而先正達生產的丙溴磷純度高,防
      治效果更好,因此庫龍50%乳油單劑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多數(shù)鱗翅目害蟲的危害。
       
        2、經過大量試驗示范,該品種可以和大多數(shù)殺蟲劑進行混配而明顯增效,可以有效解決鱗翅目害蟲抗性問題。庫龍50%乳油在棉花害蟲的防治上被譽為控制鱗翅目害蟲的品牌農藥。對棉花上的其它害蟲也有很好的防效如:棉蚜,薊馬,跳甲,葉蟬及棉紅蜘蛛。在種植抗蟲棉的地區(qū)特別適合解決棉鈴蟲回升問題。
       
        3、在害蟲綜合治理方案中,用庫龍50%乳油每畝50毫升的殺卵劑量不會對大多數(shù)的天敵種群構成威脅。凡是與菊酯類以及其它類型殺蟲劑混配時可以顯著增效。
       
        4、庫龍50%乳油登記在水稻稻縱卷葉螟防治效果非常突出,浙江省安吉縣在試驗區(qū)進行多次多點試驗,對控制稻縱卷葉螟超過對照農藥品種和推薦劑量。 
        
        5、庫龍50%乳油具有很強的胃毒、觸殺和一定的熏蒸作用,對稻縱卷葉螟,稻飛虱,柑桔卷葉蛾,吸果夜蛾,介殼蟲,斜紋夜蛾,蚜蟲,煙青蟲,豆莢螟,棉鈴蟲,棉蝽象等防治持效期達10-14天,并兼有殺卵活性。對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和潛葉類害蟲以及螨類擊倒快,農戶在使用中性價比和滿意度高。本品雖然沒有內吸傳導作用,但能迅速滲入葉片組織殺死葉背吸吮害蟲。
       
      二、使用方法
       
        1、在稻縱卷葉螟1-2齡幼蟲高峰期、其他害蟲的低齡幼蟲(若蟲)發(fā)生高峰期,每畝用量75-125毫升,加水50升以上細噴霧,可以有效控制害蟲危害。在水稻害蟲的防治上,庫龍50%乳油與敵敵畏,敵百蟲等常規(guī)的殺蟲劑混用效果更好。
       
        2、防治小菜蛾及甜菜夜蛾畝用量用庫龍50%乳油45-60毫升加功夫30-60毫升效果非常好;大量應用證明:庫龍50%乳油加40%辛硫磷(1:5)增效明顯,與阿維菌素混用,可以有效控制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的危害。 
       
      三、注意事項
       
        1、掌護正確的噴施方法用水量:45-60kg/畝,在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的時候,如果同時需要防治稻飛虱的,可混用阿克泰等農藥。
       
        2、該品種在傍晚噴藥效果較好。幼蟲受驚外出時用農藥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3、為提高防效,施藥時及施藥后田間保持5-7厘米的水層,施藥后田間保水3-5天。
       
        4、施藥后4-6小時下大雨會影響防治效果。避免雨天施藥。
       
        5、該品種對苜蓿和高梁有藥害,對從未使用過的作物和防治對象,應先進行試驗示范后再擴大應用。
      編輯:foodqa

       
      分享: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57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