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二区按摩片,亚州另类欧美综合一区,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dfn id="yldih"></dfn>
  • <ul id="yldih"><td id="yldih"></td></ul>

  • <dfn id="yldih"></dfn>
    1. <dfn id="yldih"></dfn>
      <ul id="yldih"></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chǎn)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控制水稻紋枯病把四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7-29
      核心提示:近年來,紋枯病已經(jīng)上升為水稻的最主要病害,并有四大特點:一是發(fā)生面廣。二是抗紋枯病品種極少。三是危害程度日益嚴重,甚至造成穿頂?shù)狗。四是先由稻株下部發(fā)病,容易忽視而錯過防治有利時機。在防治策略上嚴把四關是關鍵。
            近年來,紋枯病已經(jīng)上升為水稻的最主要病害,并有四大特點:一是發(fā)生面廣。二是抗紋枯病品種極少。三是危害程度日益嚴重,甚至造成穿頂?shù)狗。四是先由稻株下部發(fā)病,容易忽視而錯過防治有利時機。在防治策略上嚴把四關是關鍵。

       

      一、打撈菌核關 紋枯病主要以菌核的形態(tài)在稻田里越冬,越冬的菌核經(jīng)過冬春到早稻插秧時,一般有60%~70%能發(fā)芽。絕大部分的菌核都比水輕,在長時間內(nèi)能隨水漂浮,稻田灌水后,撈除浮在水面上的菌核,能減少初次侵染的菌源,有效地減輕水稻前期發(fā)病率。撈除的方法是:在田面耙平以后,適當加深水層,然后用畚箕等工具把浮在下風的田邊和田角水面上的浪渣和菌核撈起,挑離稻田,深埋或曬干燒毀。

      二、肥水管理關 加強肥水管理,提高秧苗抗病能力。在施肥策略上要掌握以下三條原則:一是重視基肥,多施農(nóng)家肥和有機肥,一般基肥用量應占總施肥量的60%。二是氮、磷、鉀三要素合理搭配,特別是氮肥施用不能過量。三是追肥要早、要適量,要按“前重、中控、后補”的原則追施。在管水上,實行淺、露、擱、活的灌溉方法,即在水稻分蘗階段要實行淺水勤灌,適當露田;分蘗末期適度擱田,控制無效分蘗,抑制莖葉徒長;進入孕穗期后,應實行活水灌溉;到灌漿結實期則要堅持干干濕濕,促使秧苗生長清秀,無病到老。

      三、毒土預防關 采用稻腳青霉土預防,能抑制紋枯病菌絲的生長和萌發(fā)。在水稻插秧后15—20天以內(nèi)施完,畝用20%稻腳青250克拌細土25公斤,均勻撒入水稻田內(nèi),預防效果顯著。但使用稻腳青時,一定要在孕穗期以前,禁止在孕穗期或生育后期使用。

      四、藥劑防治關 水稻紋枯病的發(fā)生一般前期發(fā)展較慢,后期上升較快。因此,在早稻分蘗盛期應力口強田間調查,當遇到高溫高濕天氣,田間病蔸率在30%左右時就應立目口用藥防治,以控制病害的危害蔓延。藥劑可選用井崗霉素粉劑每畝一包或井崗霉素水劑0.2公斤兌水 50公斤,并根據(jù)發(fā)病程度和天氣情況,連噴2~3次。噴藥應著重噴在稻株的中下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控制 水稻 紋枯病 四關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545 second(s), 183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