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馬鈴薯—春玉米—秋馬鈴薯栽培。春馬鈴薯栽培同上。春玉米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4月中下旬套栽于馬鈴薯行間或收獲馬鈴薯后及時移栽,7月上中旬收獲鮮玉米棒。秋馬鈴薯于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此種模式年平均畝產值3000~4000元,年平均畝純收入2200~3100元,為種植雙季水稻效益的2.6~3.5倍。
春馬鈴薯—春糯(甜)玉米—蔬菜栽培。春馬鈴薯、春玉米栽培同上。春玉米收獲后配套種植芽白、秋萵筍等蔬菜。7月20日前播種,8月中旬移栽。此模式年平均畝產值3000~4500元,年平均畝純收入2000~3400元,為種植雙季水稻效益的1.9~3.9倍。
春馬鈴薯—春糯(甜)玉米—秋玉米栽培。春馬鈴薯、春玉米栽培同上。秋玉米在7月底前播種,每畝保證4000~4500株。年平均畝產值2800~3300元,年平均畝純收入1900~2300元,為種植雙季水稻效益1.9~2.1倍。
在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方面,該協(xié)會推廣了稻草全程覆蓋免耕栽培馬鈴薯新技術,重點抓住如下幾個關鍵:
選擇薯種。選用東農303、大西洋、費烏瑞它、中薯5號等新品種。
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復合肥50~60公斤。缺鋅的可施入2公斤硫酸鋅,缺硼的可施入1公斤硼砂。
及時播種。春馬鈴薯須在12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完,要求薯塊帶芽播種;秋馬鈴薯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完,要求催芽播種,保證每個薯塊上都有壯芽,可縮短出苗時間,延長生育期。特別是秋馬鈴薯宜整薯播種。整薯播種沒有傷口,不易感染病菌,因而不易爛種,有利于一播全苗。整薯播種的馬鈴薯以選用30~50克重為宜,過小不利于高產,過大不合算。利用高錳酸鉀280~300倍液浸種20分鐘,能減少馬鈴薯黑脛病的發(fā)病率。
合理密植。根據該技術馬鈴薯結薯集中在土表的特點,適當增加馬鈴薯種植密度,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5000株,大西洋品種因植株矮小,需適當密植,以每畝5500~6000株為宜。此外,肥力水平低的可適當偏密,肥力水平高的偏稀。
消毒蓋草。馬鈴薯播種前用敵克松或多菌靈等進行土壤消毒,以免馬鈴薯播種后遭受病菌侵染造成爛種。播種后蓋10厘米厚的稻草,要蓋勻。
田間管理。重點抓好水的管理,保持土壤干爽,土壤過濕容易爛種。開好“三溝”(圍溝、主溝、廂溝),做到排水暢通,雨住田干。遇連續(xù)干旱天氣,適當灌水保持濕潤,促出苗齊苗。齊苗后每畝追施尿素7~8公斤或碳銨20公斤加硫酸鉀8~10公斤,對水澆施或溝(穴)施,旺長苗可適當少追或不追肥。
化學調控。在現蕾期至開花期,植株因肥水過大表現徒長趨勢的,可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24~32克,或25%多效唑乳油15~20克,加水40升,用噴霧器均勻噴施到植株冠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