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學(xué)名】Areca catectu L. 【別名】檳榔玉、檳門、檳楠、尖檳。 【科屬】棕櫚科Palmae,檳榔屬Areca L. 【特征與特性】常綠喬木,樹干高10~20m,莖細(xì)長通直,具明顯的環(huán)狀葉痕。葉聚生于莖頂,羽狀分裂;ù耗┣锍蹰_放,單性,雌雄同株,圓錐狀肉穗花序。核果長圓形或卵形,長4~8cm,成熟時(shí)橙黃色至淡紅色,外果皮薄而光滑,中果皮厚。種子卵形,基部平坦。無主根,須根發(fā)達(dá)。檳榔由于長期生長在季雨林中,形成了一種喜溫、喜濕、好肥的生態(tài)活性。蔭蔽度以40%~50%為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5~28℃之間。適生于土層深厚(約60cm)、富有機(jī)質(zhì)、保水力強(qiáng)、排水良好的磚紅壤性土或砂壤土。 【分布狀況】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新幾內(nèi)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廣東、臺灣兩省栽培較多,廣西、云南、福建等。▍^(qū))也有栽培。 【繁殖】花序著生于最下一葉的葉基部,有佛焰苞狀大苞片,長倒卵形,長達(dá)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數(shù),無柄,緊貼分枝上部,通常單生,很少對生,花萼3,厚而細(xì)小,花瓣3,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雄蕊6,花絲短小,花藥基著,退化雌蕊3,絲狀;雌花較大而少,無柄,著生于花序軸或分枝基部,花萼3,長圓狀卵形,長12~15毫米。堅(jiān)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5~6厘米,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時(shí)紅色。每年二次開花,花期3~8月,冬花不結(jié)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作用】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藥”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qū)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 檳榔果實(shí)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和有益物質(zhì),如脂肪、檳榔油、生物堿、兒茶素、膽堿等成分。檳榔具有獨(dú)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yī)家治病的藥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yàn)檎伟O之癥,一般都同飲食不規(guī)律、氣滯積結(jié)有關(guān),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藥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guān)注。 【草藥名】: 檳榔(betel nut) 常用的驅(qū)蟲藥。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干燥成熟種子。主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中國的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檳榔味苦、辛,性溫 。歸胃、大腸經(jīng)。功效殺蟲,消積,下氣,行水。主治蟲積,如蛔蟲、絳蟲、蟯蟲、姜片蟲等,食積氣滯,脘腹脹痛,水腫,腳氣,瘧疾等病證,F(xiàn)代藥理實(shí)驗(yàn)證明,檳榔有驅(qū)蟲、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 【采集】冬、春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 摘下果實(shí),將果皮剝下,取其種子,曬干。 【藥材】干燥種子呈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徑2~3厘米,表面淡黃棕色或黃棕色,粗糙,有顏色較淺的網(wǎng)形凹紋,并偶有銀色斑片狀的內(nèi)果皮附著。 【毒性】過量檳榔堿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如系內(nèi)服引起者可用過錳酸鉀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炮制】檳榔:揀去雜質(zhì),以清水浸泡,按氣溫情況換水,至泡透為止,撈起,切片,晾干。 炒檳榔:取檳榔片置鍋中,文火炒至微微變色,取出,放涼。 焦檳榔:用武火把檳榔片炒至焦黃色時(shí),噴灑清水,取出,放涼。 【性味】苦辛,溫。 【歸經(jīng)】入脾、胃、大腸經(jīng)。 【功用主治】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后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癥結(jié)。 |
感謝shengtang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