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衛(wèi)生部資料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已高達18.8%,全國患病人數1.6億多。與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雖有所提高,但仍處于較差水平,分別為30.2%、24.7%和6.1%,還不及美國1976~1980年的水平。不可辯駁的事實說明,高血壓已經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高血壓是一個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處于不斷進展狀態(tài)的心血管綜合征,是導致心、腦、腎、血管等多器官損害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而促發(fā)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又是多方面的,許多研究結果證實,長期飲食結構對高血壓有重要影響。2002年衛(wèi)生部組織的全國居民27萬人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近年我國居民膳食質量明顯提高,但城市居民膳食結構不盡合理,畜肉類及油脂類消費過多,導致高血壓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因此,改善膳食結構已成為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一項有效的基本措施,是高血壓一級預防的基石。
高鈉鹽引發(fā)高血壓已是人們熟知的事實,但蛋白質與高血壓的關系就很少有人知道。事實上,增加攝入優(yōu)質蛋白同樣可以使血壓下降。我國北京與廣州一組流行病學資料對比,廣州男女工人血壓均值、患病率、發(fā)病率均明顯低于北京,除了北京人攝取鈉鹽和脂肪較廣州人多外,認為和廣州人膳食蛋白質特別是魚類蛋白質較高有關。有研究表明,每周吃魚4次以上和吃魚少的人相比,與高血壓有關的冠心病發(fā)病率減少28%。因此,營養(yǎng)學家建議:改善動物性食物結構,減少含脂肪高的豬肉,增加含蛋白質較高而含脂肪較少的禽類和魚類。蛋白質占總熱量15%左右,動物蛋白占總蛋白質20%,提倡多吃優(yōu)質蛋白質。公認的蛋白質質量從優(yōu)到相對較差的順序是:奶、蛋;魚、蝦;雞、鴨;豬、牛、羊肉;植物蛋白(其中豆類最好)。并增加含鉀和鈣較多的新鮮綠葉菜和水果。